又到九月九,又是重阳节。
自古以来,重阳佳节便有登高望远,共赏金菊,共饮美酒的习俗。
正因为如此,每每清秋佳节到来之时,客居他乡的诗人们,总是易于想起遥远的山水亲人。
第一首:宋代李清照的《醉花阴》
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消金兽。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
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感悟:
李清照的婉约之作,大多是表达对丈夫赵明诚深沉的爱意,这首词也是如此,字里行间皆是对丈夫的思念。
她与丈夫都有收藏金石的爱好,喜欢吟诗作词,自然有很多共同话题。
写这首词的时候,诗人与丈夫分隔两地本就孤独,到了重阳佳节,思念之情越加浓烈,自然“才下心头,却上心头”,
尾句的“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”,更是将离别之愁呼之欲出。
第二首:宋代陈与义的《九月八日戏作示妻子》
小瓮今朝熟,无劳问酒家。
重阳明日是,何处有黄花?
感悟:
陈与义的这首诗,同样是表达对爱意,情感含蓄而克制。
整整二十个字,虽字字未提爱字,却已然在如日常谈话般的诗句中,流露出对妻子的款款深情。
他只是告诉妻子,美酒已经酿好了,不需要再到酒家买了。
他只是在问妻子,明年就是重阳佳节了,哪里有盛开的菊花,可以与她一起赏秋菊,饮美酒呢?
如此平淡的话语,不知为何却让人心生几分羡慕之情。也许是因为走过岁月的风风雨雨才真正懂得,平平淡淡才是真,简简单单才幸福。
第三首:唐代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感悟:
王维的这首重阳之作,只一个“独”字,一个“异”字,便将团聚佳节之时,远在他乡之客的孤寂感跃然纸上,后句中的“每”字更是凸显出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。
初读此诗时,并不知茱萸为何物,对于这种浓郁的思亲之情也似懂非懂。
如今在他乡再读此诗,似已成为诗中人,脑海里不时闪过童年时的美好回忆,一切仿佛都只是在昨天。
第四首:唐代王勃的《九日登高》
九月九日望乡台,他席他乡送客杯。
人情已厌南中苦,鸿雁那从北地来。
感悟:
王勃的这首登高之作,既有聚散的伤悲,也有离合的忧愁。
在他乡宴请宾客,本是为了消解节日里的凄冷氛围,谁曾想见到南归的北雁,心中还是会生出乡愁。
自己想要北归而不得,天边的鸿雁却还要到南方来!
第五首:唐代白居易的《重阳席上赋白菊》
满园花菊郁金黄,中有孤丛色似霜。
还似今朝歌酒席,白头翁入少年场。
感悟:
白居易的这首诗,一如既往地通俗易懂,词约义丰。
重阳之日,诗人于满园金菊之中,发现一朵洁白如霜的菊花,于是倍感欣喜。他开心地与少年们一同饮酒,作诗,好不快活。
这朵洁白的菊花,就仿佛是置身于少年之中的诗人,虽然身上已有岁月的痕迹,不再年轻,但在他自己心里,自己依然还是那个热爱生活的少年。
正如人们常说的,“心态越年轻,生活越精彩”!
第六首:五代李煜的《谢新恩》
冉冉秋光留不住,满阶红叶暮。又是过重阳,台榭登临处,茱萸香坠。
紫菊气,飘庭户,晚烟笼细雨。雍雍新雁咽寒声,愁恨年年长相似。
感悟:
李璟的这首重阳之词,将种种深秋意象排列组合,令人心生一种欲说还休的忧愁。
诗人将“秋光”“红叶”、“晚烟”、“细雨”、“新雁”等凄冷景象叠加起来,营造出一种悲愁叹惋的氛围。
又是一年重阳佳节之时,茱萸红,菊花香,本是相聚时刻,然而诗人却只能孤独地听着雁阵惊寒之声,心中自是深感忧伤。
更难过的是,年年如此,如此年年!
第七首:唐代蔡孚的《九日》
九日重阳节,开门有菊花。
不知来送酒,若个是陶家。
感悟:
蔡孚的这首重阳小诗,更显几分闲适之感。
如周敦颐所言,“陶渊明独爱菊”,因此一见到菊花,诗人们总是易于想起这位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,蔡孚也不例外。
毕竟,陶渊明笔下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般自由自在的生活,是多么令人憧憬!
第八首:辛弃疾的《踏莎行·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》
夜月楼台,秋香院宇。笑吟吟地人来去。是谁秋到便凄凉?当年宋玉悲如许。
随分杯盘,等闲歌舞。问他有甚堪悲处?思量却也有悲时,重阳节近多风雨。
感悟:
辛弃疾的词作中,大多包含怀才不遇的忧郁,壮志难酬的忧愁,这首词也不例外。如诗人所言:
自从悲秋之祖宋玉写下“悲哉,秋之为气也,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”之后,悲秋之风便开始兴起。
宋玉虽满怀壮志却无从施展,而辛弃疾一心只想收复河山,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。他的命运是何其相似!
因此,当重九佳节到来之时,眼前风雨交加的景象,诗人如宋玉一般,倍感苦涩。
他感怀于宋玉宋玉时运不济的悲凉结局,更忧伤于自己生不逢时的悲剧命运。
第九首:唐代王之涣的《九日送别》
蓟庭萧瑟故人稀,何处登高且送归。
今日暂同芳菊酒,明朝应作断蓬飞。
感悟:
王之涣的这首七言诗,有着相聚的欢喜,也有离别的伤怀。
相聚有时,后会无期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往日的故交越来越少,曾经要好的朋友如今也已经分散在天涯海角。
即便是今日欢聚饮酒,明日也终将各自纷飞。
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,自古无不散之筵席,若是能看透,便能少许多烦恼!
第十首:唐代杜牧的《九日齐山登高》
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
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
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用登临恨落晖。
古往今来只如此,牛山何必独沾衣。
感悟:
杜牧的这首诗,写的是九月九日重阳节与好友张祜登高远眺之事。
重阳佳节,饮酒登高已是赏心悦事,若是能与好友一起赏菊,那便接近圆满了。于诗人而言,佳节之时,自然是要开开心心喝酒,快快乐乐赏花,不必去想种种不愉快的事。
此时的张祜仕途失意,感觉自己怀才不遇,杜牧的处境虽然也没好多少,却还是安慰朋友不要为人生的迟暮而怨恨。
每每读到这一句“菊花须插满头归”,耳边便响起熟悉的歌谣,那一句“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”,想必作词人的灵感也是来自于此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