谛 梵文Satya的意译。佛教用语。谓所说、所知的事理真实不谬。《显扬圣教论》卷十九:“谓世间愚夫等,由法尔故,于彼诸法觉无乖违,名世俗谛……谓诸见谛者,如其法性证无乖违,名胜义谛。”意谓在认识上,不论是世俗之觉知还是圣者的证见,若于其所觉、所证“无乖违”,即名此种觉知、证见为“谛”。故与“真实”、“实相”、“法性”等有本体论意义的概念不同,而是从认识论上讲的。吉藏之《二谛论》(上):“谛是实义,‘有’于凡‘实’,‘空’于圣‘实’,是二皆实。”故“谛”表示的“实义”是相对的,而不是绝对的。特殊地讲,是指“二谛”、“四谛”言。
四谛 梵文Catursatya的意译。佛教用语。即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。因被认为是神圣的“真理”,故亦名“四圣谛”(梵文Cāturaryasatya)。(1)苦谛(Duḥkhasatya),是对于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。以为世俗世界的一切,本性都是“苦”,有八苦等。《杂集论》卷六:“谓有情生及生所依处,即有情世间,器世间如其次第若生,若生处,俱说名苦谛。”(2)集谛(Samudayasatya),亦名“习谛”,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,即佛教通常所谓的“业”与“惑”。《俱舍论》卷二十二:“一切三界烦恼及业皆名集谛。”《杂集论》卷六:“谓诸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诸业,俱说名集谛,由此集起生死苦故。”(3)灭谛(Nirodhasatya),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,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。《显扬圣教论》卷二:“全摄集谛无馀断弃、吐弃、离欲、灭没、寂静。”亦即根绝“集谛”所包括的一切“业”与“惑”。作为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,亦称“解脱”、“涅槃”。(4)道谛(Mārgasatya),指超脱“苦”、“集”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“涅槃”寂静的一切理论说教和修习方法。即*八正道等。《杂集论》卷五:“由此道故,知苦、断集、证灭、修道,是略说道谛相。”其中苦、集二谛系世间因果,集谛为因,苦谛为果;灭、道二谛系出世间因果,道谛为因,灭谛为果。
四谛十六行相 佛教用语。四谛指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;“行相”指摄取认识对象所生起的表象、观念。小乘以观悟四谛之理为全部修习的内容;在观悟过程中,对四谛各自产生四个方面的理解和观念,称十六行相。据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七十九及《俱舍论》卷二十六载,这十六行相是:(1)苦谛四相:“一苦、二非常、三空、四非我。”为佛教对自然环境、社会和人生现象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概括:“伤痛逼迫如荷重担,违逆圣心,故名为苦;由二缘(指诸法互为因缘,从‘所作’讲,有时能作、有时不能作;从‘属缘’讲,依靠他缘,不由自主)故,说名非常”;“违我所见,故名为空;违于我见,故名非我。”(2)集谛四相:“一因、二集、三生、四缘。”为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,亦即“因缘”、“缘起”的内容。“如种子法,故名为因;能等出现(指同因出同果),故名为集;令有续起,故名为生;能有成办,故名为缘。譬如泥团轮绳水等,众缘和合,成办瓶等。”(3)灭谛四相:“一灭、二静、三妙、四离。”指断灭诸苦及其原因,达到“出世间”圣果的状态;“取蕴永尽,故名为灭;有为相息,故名为静;是善是常,故名为妙;最极安隐,故名为离”。(4)道谛四相:“一道、二如、三行、四出。”此为超脱“苦”、“集”的世间因果达到出世“涅槃”的修习途径:“违害邪道,故名为道;违害非理,故名为如;趣涅槃宫,故名为行;能永超度,故名为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