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接触过的本地人不多,仅就我接触过的西安人谈谈看法。
事先声明,我是来西安读书的大学生,难以融入西安的人文环境,所以这篇回答是非常非常主观的,也是带有一些怨气的。有理有据地反驳我的,我接受且欢迎;爱扣帽子的护城崽麻烦绕道。(补充说明: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当然有不同,但我在西安接触到的本地人确确实实大部分如下文所描述,也确实给我带来不小的烦恼、留下了“西安人是这样”的印象。
如果你不同意我说的,你大可以认为我是一个适应能力差、无法融入当地只会在网络上发牢骚的闲人;但如果你非说我“以一概全”,那你一定是选择性忽略了我文章中的某些内容,继续讨论就没有意义了。)
一、能拖,缺乏时间观念(可能是个例)(修改添加:一个大我三岁的哥哥,在西安第四年了,他跟我说西安人做事“‘拖’字诀”,我起初是不信的,但接触了一些人之后和他的感受基本一致)。
第一例是房东。租房前约定第二天早上十点看房,九点四十分我去电确认时间并准备出发,九点五十五分到达,十点零五再次去电确认对方是否出发,十点二十五看到他骑个自行车慢慢悠悠的亮相了,看见我第一句说“好家伙,骑电动车来的,难怪这么快”……
第二例是找我合租的。租的房子有一间空的,缺人合租。一租客在qq上联系我,说要帮孩子看房(孩子上大学)。约好第二天下午一点半,到一点五十我催了一下,说来了来了,然后就找不到人了,其间发消息也不回,到两点一刻我没耐心了,发消息说“下午三点我有事,没时间等你了,改天再说吧”,消息刚出去她电话立马过来了,说什么一会就到,什么路不好找,什么从好远过来的…时间是你自己选的大姐…两点半我终于在小区门口等到人,还得顶着太阳陪她等她孩子来看…到两点五十分人才到齐,出于礼节,我匆匆上楼看了一眼,三点钟准时开门送客,结果这大姐边出门还边沾沾自喜“你看刚好三点,一点没耽误你事”……
其他的例子就不具体说了,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是答应得特爽快,办起事儿来特墨迹……为求自保,再次重申,这只是我相处部分人得出的结论,不保证具有普遍性,虽然样本容量不算大,但结果出奇的一致,我个人认为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。
二、好面子,尤其听不得人说西安不好。
这方面我只接触过本地男性,也举两个例子吧。第一例,还是房东……某天房东来修灯,我顺口说了一句“这儿晚上还挺冷的”(四月份,晚上穿件外套还是有点儿凉),不知道触犯到他哪根神经了,房东明显有些不开心,嘴里嘟囔着“就你们江苏那好?苏北我也待过好久,那儿冬天比西安冷多了,西安冬天暖气开着比你江苏舒服多了”……我真没提半个字江苏……
而且我说的是房间冷,不是西安冷……而且是四月,是四月……类似的例子在这房东身上还挺多的,交流起来真的费劲啊……
第二例,出租车司机。开学打车回学校,在一挺偏的地方堵住了,司机一直抱怨着中国人太多了balabala,我表示认同并说“西安人确实挺多的,比别的地儿挤”(这是我的亲身体会,小寨钟楼那儿就不说了,去一筒子楼玩儿,排队等电梯排了二十多分钟…)。
在长期的文化浸润下,生活在古都的人们普遍都有一门独家的绝学手艺,北京人喜欢盘串,成都人热爱搓麻,南京人经常摆弄小吃,洛阳人鼓捣出了“洛阳铲”,而西安人的手艺最牛掰,掰馍的掰。找上一家老馆,约上三五老友,一边“谝闲传”一边把馍掰成黄豆粒,才是西安这座“馍都”最地道的打开方式。
只要一掰起馍,起上一句“你听额跟你社”(你听我跟你说),“吃馍5分钟,掰馍2小时”的“馍”幻社交就刹不住了。在西安,哪顿饭没有馍就没有灵魂,要么掰碎了吃,要么夹点肉嚼,干巴巴啃是很不“西安”的。
西安话中“馍”和“没”发音相似,“馍夹肉”听起来就是“没夹肉”。不加肉怎么行!他们变通的做法不是把馍改个名字,而是调换顺序,改叫“肉夹馍”,可见对馍的钟爱。西安人不厌其烦掰好的羊肉泡馍,鲜而不膻、香而不腻,细细嚼、慢慢品,或许稍可体味到,他们掰的当然不是馍,而是生活。
或许掰馍的过程也是炼心的过程,不同于节奏飞快地北上广深,西安显得气度雍容、云淡风轻、宠辱不惊。
这种静气可能与这里的区位有关,西安是关中之核,位于中国之中,自然有一种持中、温和、淡雅的气质。
这种静气可能还与这里的地势有关,舒展开阔、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南缘耸立着巍峨峻峭、群峰竞秀,绵亘千里、横贯东西的秦岭山脉,山间发育的黑河、灞河、沣河等水系纵横交错,汇入渭河后浩荡东去,形成了“八水绕长安”的格局,泾渭在此分明,随行自遇,清浊并流。这样的地理格局似又潜移默化着居民的格局,大气天成,赢在起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