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印度手绘地图
前言
2023年印度至少完成了一件大事:成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。2023年印度总人口已经达到14.3亿,预计到了2100年印度总人口为将突破15亿。
不用考虑人口密度,印度根本不在乎这些,因为它的总面积只有约298万平方公里,不包括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和其他有争议地区。
这个人口平均年龄只有28.4岁的超级人口大国,它的形象是多面的、多变的,而且还是动态的。

非常醒目的印度元素
一:印象中的印度形象
1、让人难忘的气候
在很多朋友的印象中,印度的气候是这样的:温度最高的时候,印度仿佛每个地方都像是撒哈拉大沙漠,干旱少雨、气候干燥,缺少调节气温的雨水天气。印度确实出现过非常奇葩的情况,曾经测出最高58℃的气温,也被吐槽为地球上最热的地方之一。

印度及周边地形地貌
这种印象对不对呢?
既对,也不全对,去得时候和地区不一样,所以印象不太一样。
印度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,历年平均气温在22℃以上。但也有有明显的雨、旱两季,通常6-9月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,是雨季;10月-次年5月受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北季风的影响,是旱季。

印度也有成为“火炉”的时候
2、似乎永远都有咖喱味
几乎所有朋友提到印度,都会联想到咖喱这个东西。
这种印象对不对呢?其实非常准确。
“咖喱”这个词语源自泰米尔文,意思就是调料,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延申一下就是把各种香料一起煮的意思:把多种香料混合在一起,熬煮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一种酱料。
这种酱料印度叫它kali,我们用汉语直译kali的发音,“咖喱”就出现了。
顺便说一下,印度咖喱和日本咖喱在用料、黏性、辣度、口感等方面差别较大。

印度咖喱
3、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
这个印象基本准确。
歌舞不仅在印度民众的日常中有着极高的地位,而且是印度教丰富元素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。印度教最重要神祇之一叫湿婆,湿婆可是舞蹈之王,虔诚的教徒怎么能不模仿和学习呢?
如果在印象中,印度的朋友聚会、结婚生子、盛大节日等场景下,他们一定会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,是准确的,可以说这是他们热爱生活的表达方式,也可以说这是他们宗教信仰的一部分。

印度舞蹈是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
4、载歌载舞、时间超长的电影
这个印象是准确的,但已经有些改变。
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,印度电影的最大特色就是:载歌载舞、时间超长,绝对让观众在电影院里吹够冷气、看够时长、值回票价。
但是从2013-2014年开始,这种印象就会有所改变了。印度电影中与电影情节、人物情绪无关的载歌载舞被大量删减,而且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也越来越多了,尤其是女性权益、阶层撕裂、人性挖掘等方面的电影,有点越拍越好的趋势。

曾经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印度电影
5、观感较差但民众崇敬的恒河水
恒河的传说与印度神话有关,恒河女神是主神激神梵天的女儿,她被赋予了从天堂流下到地球的任务,以净化众生,所以恒河的水被认为是最圣洁的。

印度恒河
印象中的恒河水,一段是绿色、一段是黄色,甚至某一段会是蓝色,至于水葬的印象——是准确的,确有其事,不仅现在有,将来还会继续。
印象中口罩病期间,印度民众认为喝了恒河水就可以治病救人,也是实际发生过的。比较有把握的是:我们或者其他国家的民众,肯定不敢喝。

印度恒河
二:生活中的印度印象
1、希望跟印度的外贸慢慢变好
跟印度做生意,上到大企业、下到小生意,这里面有几个长期的、比较普遍的痛点:
(1)印度方面的还价,永远都是最狠的。
(2)印度方面的付款,永远都是最慢的。
(3)印度方面的到货,永远都是提心吊胆的。
无数做外贸的朋友,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实践操作中,总结出这些具有一定共识的切身感受。

印度的中小企业也是非常多的
2、投资被罚款被冻结是无差别的
比如英国,2007年沃达丰被以偷税为由罚款21亿美金,沃达丰拖了12年结果罚款翻到51亿美元。沃达丰不服便上诉到国际仲裁法庭,官司胜诉了,但印度连夜修改国内法律,追溯税应运而生。
比如美国,2008年印度以没交够税为由罚了微软70亿卢比;2021年印度以违反外国投资法为由罚款沃尔玛13.5亿美元,沃尔玛受不了2022年便全面退出印度市场;2022年印度以亚马逊违反了相关财务规定为由,对其罚款1.72亿美元;同年以谷歌公司违反印度反垄断法为由,一周内两次累计罚款2.75亿美元。

印度有不少跨国企业
比如欧盟,2013年印度税务部门以诺基亚违反公平竞竞争为由,对诺基亚罚款2.56亿美元;印度以违反进口法为由,对宝马汽车罚款1亿美元。
我们也遭遇过类似情况:2022年5月印度以小米缴纳专利费涉嫌洗钱为由,冻结小米48亿人民币存款;2022年7月印度以逃税为由对OPPO罚款5.5亿美元;2022年8月印度指控vivo避税18.9亿人民币,并以此为由冻结账户资金。

表面上是不断地罚款和冻结,实际何尝不是一种收割方式呢
3、优点多但缺点很明显的印度留学生
无论是在亚洲留学,还是在欧洲、北美留学的印度留学生,有不少展现出了极高的才华和勤奋,大部分印度留学生都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快速适应,普遍比较活跃。
不过,执拗、自大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。
尤其是在亚洲国家留学的印度学生,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印度第一的情绪,小心机、小算计也是非常多的。

印度留学生们
三:媒体上的印度形象
1、长袖善舞、有所作为的印度总理
媒体上对印度总理莫迪的宣传报道非常多。无论是2023年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G20峰会,还是联合国大会亦或各种国际论坛,莫迪表现出的最多特质就是两点:长袖善舞、左右逢源;超级自信、印度很强。
这位2014年上台的印度总理,已经成功连任一次了,如果不出意外,他将在2024年印度大选中再次赢得连任。

莫迪总理小时候的照片
莫迪总理身上最显著的标签有五个:
(1)虽然不是出身高种姓但勤奋学习,早年从政并一路高升。
(2)被印度普通民众誉为最虔诚的印度教徒。
(3)曾经结过娃娃亲,但却一直单身到现在,无儿无女。
(4)只要有莫迪在,印度国大党根本就没有胜选的机会。
(5)担任印度总理以来,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确实有提升。

正式进行仪式的莫迪总理
2、贫富悬殊、热衷选举的普通民众
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,在全球最富有的500人中印度有22位上榜,每个人的财富总量都超过了50亿美元。与20年前印度只有18位上榜且仅有5位身价超过10亿美元的情况相比。
这不仅说明印度超级富豪的资产膨胀速度变得更快了,另一面就不言而喻了:普通和底层民众的社会财富占有比例,只会更低了。

印度首都新德里街头
在诺贝尔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等人共同撰写的《2022年世界不平等报告》中,给出了一个非常直白的结论:印度当前是贫穷且非常不平等、贫富差距更加悬殊的国家之一。
所以印度普通民众热衷选举是非常正常——能够在每次选举之年,既获得每位政客的高度重视和友善,还能拿到数额不等的物资甚至奖金。

印度首都新德里街头
尽管用物资和金钱拉票,早就被印度法律所禁止,但实际操作的结果证明:对有投票权的印度普通民众来说,这是效果最好、拉票最快的好办法。

大选是印度普通民众最喜欢、最实惠的群众性活动
3、种姓制度、性别歧视的传统习俗
种姓制度在印度、孟加拉国、尼泊尔、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,这是一种以血统、宗教等等基础的社会体系,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。
笼统地看,在印度社会中存在四大种姓,从高到低依次为:婆罗门、刹帝利、吠舍、首陀罗。

历史悠久且观念牢固的印度种姓制度
比如印度总理莫迪就属于其中的第三层吠舍,吠舍一般从事商业、农业或者手工业,有一定经济基础,但不享有政治特权,还需要通过纳税的方式来供养高等级的种姓。
至于印度女性的基本安全、基本权益问题,虽然严重,但即使到了现在也改观不大。这方面的历史悠久、个人和家庭悲剧太多了,媒体也报道过不少。
这两项印度传统,不仅现在不会改善,未来改观的可能或许有,但并不乐观。

很明显,这个家族的种姓很高
4、既有内患也有外忧的潜在危机
先说说印度在边境问题,这里面既有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问题,也有印度、不丹与我们的边界问题,都是既历时漫长,但又久拖未解的现实情况。
重点是印度内部的民族问题——锡克教。

印度锡克教民众
锡克教诞生并流行于印度部分地区的宗教,1469年由第一任祖师拿那克创立,圣地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市,那里有锡克教最大寺庙——大金庙。
锡克教奉行严格的一神论即祖师,尊崇祖师,将其奉为神的使者,并信奉祖师的预言,祖师享有无上的权力。他们反对繁琐的祭祀仪式,庙里不供奉任何神,只供奉祖师的圣典。

锡克教的集中地之一:印度的旁遮普邦
锡克族既包括海外地区信仰锡克教的民众,也包括印度本土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邦人。从核心教义中就可以发现:锡克教与印度教有着天然和巨大的差异,根本无法调和或者融入。
2020年全世界共有约3000多万锡克教徒即锡克族,约占印度全国总人口的2.2%其右,其中1400-1500万锡克教徒集中在印度本土的旁遮普邦,其他则分布在海外的许多国家。

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市的金庙是锡克教的圣地
因为锡克教一直在推动独立尤其是旁遮普邦,所以印度在2023年还出过一件事:
出生于1978年的哈迪普·辛格·尼贾尔是加拿大锡克教徒的领袖,由于长期策动旁遮普邦等地区从印度分离和独立,在2020年即莫迪总理的第二个总理任期,尼贾尔就被印度政府列为恐怖分子。
2023年6月18日哈迪普·辛格·尼贾尔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遇刺身亡,时年45岁,当时加拿大第一时间指责印度,但印度既不承认也不否认,后来此事便很快淡化了。

锡克教的特点很多,比如:终生包头、男子蓄胡、身材高大、性格严谨等
四:现实中的印度形象
1、北美的印度裔
根据美国公布的2020年普查数据,印度裔已经成为亚裔群体中人数最多的,超过440万人。
而2023年宣布就职的美国国会议员中,印度裔就有5名。如果统计美国各个州议会,印度裔则超过50名。其中不乏一些重要的高位人物:
比如美国现任副总统卡玛拉·哈里斯,她既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副总统,也是美国首位拥有黑人和印度裔血统的副总统。

海外印度裔:美国现任副总统哈里斯
比如2023年6月上任的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,他1959年出生于印度一个锡克教家庭,父亲官至印度陆军中将。彭安杰2007年才加入美国国籍,属于新美国人。

海外印度裔: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
比如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、共和党人妮基·黑利,她1972年出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印度锡克教移民家庭,2010年时年39岁的黑利出任南卡罗来纳州州长,创下多项历史记录:她是这个保守的南方州首位女性州长、首位亚裔州长。2017年黑利担任第29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。

海外印度裔: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妮基·黑利
2、加拿大的印度裔
截止2022年在加拿大生活和工作的印度裔已经超过170万人,暂时排在华裔后面,位居第十。
加拿大的印度裔居住地比较集中,比如安大略省大多伦多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温哥华、菲沙河谷等都会区等。以温哥华都会区为例,印度裔最密集的居住区是素里市,一度号称每三户中就有两户印度裔。

加拿大的印度裔:图中有亮点
加拿大的印度裔在职业选择上也很集中,比如学历高的精英印度裔集中在律师、医生、企业管理层等,学历一般的则集中在建筑业、物流、公共交通等,时间一长,印度裔在若干产业中的绝对优势地位,他们的诉求和选票,可以得到更多政客的重视。
海外印度裔都会有自己的圈子,他们在岗位上互相引荐、职务上互相提拔,生意上互相照应,久而久之更加巩固和提升了印度裔在加拿大的影响力。

加拿大的印度裔
综合来看,英国现任首相苏纳克、新加坡现任总统尚达曼、葡萄牙总理达科斯塔、爱尔兰总理瓦拉德卡等等,都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的印度裔,就不再赘述了。

海外印度裔:英国现任首相苏纳克
结语
2022年印度GDP总量约为3.39万亿美元,排名全球第5、亚洲第3。但印度总理莫迪并不满足,他参加竞选连任的口号之一就是:如果能够连任成功,他将在未来五年内带领印度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。
这需要超过目前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日本、德国,尽管听着很难但却不是没有可能,一个已经呈现的事实是:在本轮全球供应链的大调整中,印度等国家受益匪浅。

印度现任总理莫迪
坦率地说:
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发展,印度的经济水平确实提升很快,我们既不是玻璃心,更没有嫉妒心,大家都经历过快速发展、热火朝天的阶段。只不过印度如果能在契约精神、边界争议、投资环境等方面有所提高,肯定对自己、对近邻都好。
另外,经过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沉淀,第三代、第四代印度裔在一些国家的经济地位、政治影响,确实比我们想象中要好不少。如果还认为广大印度裔在西方国家里备受歧视、地位不高、生活艰辛,恐怕是误会他们了。

印度地图轮廓